
李嘯洋詩集《花神的夜晚》出版
「作者簡介」
李嘯洋,男,筆名從安,電影學博士。文學作品刊發于《中國作家》《詩刊》《青年文學》《星星》《揚子江詩刊》《花城》《延河》《山西文學》等刊物。已出版學術著作《時間賦格:中國電影中的勞動記憶》、詩集《花神的夜晚》。
「詩集簡介」
本書共分為“花神的節日”“火與暗”“春明之時”“七星夜”“塵世重負”“故鄉之約”六輯。書中既有對時空地理的幽微觀察,亦有對塵世生活的思考;既有對逝去時間的惋惜,亦有對故鄉深沉的懷念。
「詩人點評」
從安更像是在以一個飽讀詩書的,溫文爾雅的南宋詩人的口吻講述他的北方生活。這些特質卻影響著他的詩歌寫作上的書生氣,瑣碎、細膩、斯文、有細節、有情趣。只有詩人懂得處理自己想象上的素材,并擁有合法的權利將其投射到歷史素材中去。(西?。?/strong>
詩人手提一把詞語之刀,剖析事物的內核,而能窺見事物之秘藏。他有賦予事物以血肉、感官、和靈魂的能力,讓詞語物化。抽象的哲思冥想,為詩歌吹來一層形而上的超驗之白霧,這層白霧讓詩的精神像謎一樣閃耀,顯得神秘、幽幻、奇詭。(蘇奇飛)
詩人擅長用古典意象詮釋外部經驗,用典與節奏并舉,自然意象與歷史意象頻繁糾纏。他用詩歌回答了碎片化時代審美趣味如何承接歷史、與古典合謀的問題。在自我與時代的疏離中,詩人建立了新詩寫作的青春古典意象群,實現了情、思、美的和諧統一。(《星星》)
附:作品
-01 花神的節日-
▇ 花神的節日
花把目光沉了沉,
相思就長在少年臉上。日子用
神性祝禱
朦朧?;ǖ哪?,守著夜
半個銀月遮住眉,吻種進額頭
半個醉種進月
日子,喚醒一匹年輕的豹
藍色覆蓋著夜
整個世界都是花迷人的語言
-02 火與暗-
▇ 石頭經
世界靠石頭來加深自己
刻,鑿,雕
在鐵器里剃度,石頭
方有了佛的肉身
是身
在尋找身外之身。
石頭的一生是硬的。甚至
秘密,甚至歡喜
都安然于平緩的脈象
大水灌岸
淤泥里的石頭懷藏冥定的玉
而不安
是給石頭賦形的人
-03 春明之時-
▇ 鳴鶴
春雪后,白鶴和轎子
回程南方。宋朝在目光里養一只鶴
打開鐵籠,釋放陶,釋放謝。
被貶的泉水在山中叮咚作響
將軍卸掉鐵甲的哆嗦,一身輕絨
金齒和銀齒鍛打江山的火花
十二月,風與山川敘舊
梅花款待雪,酒款待走進深山的人
一對鶴款待流放的云朵,盤旋,鳴天
去,拿工筆典當碎銀
拿虎皮做一件僧衣
去,再填一爐松火,張筆開墨
鶴一樣鳴叫人間
-04 七星夜-
▇ 聞笛
三月,抵達午夜
就是抵達宋詞里的一場雨
笛木吹出音符
連成斷斷續續的雨
連成禪
花木,禪房,青磚
浮力
飄來香與無限
-05 塵世重負-
▇ 土命
父親說,土是他這輩子的命
牛耕過的田,鞭子說過的話
是祖宗立下的約。土是春天底
風沙蒙過的一張臉
父親說的土,是牛受傷的腿
任由蠅虻叮來咬去,可還得把
生銹的犁,往前拉。牛的眼睛不說話
血跟肉,在皮上抖
父親說的土,是剛推完磨的吳大爺
把谷糠和麩皮扛起來。卸下的腰和膀子
在小腿上一顫一顫
父親說的命,是七十歲還得扛好生活
父親說的土,是鄰居二煥沒漆過的棺材
他的大女兒把錢私吞了,沒吹鼓匠
沒穿壽衣,裝進薄薄的木盒就草草打發了
父親說的命,是黑夜咽不完的淚
-06 故鄉之約-
▇ 清明
清明,煙柳尚虛
女人從冰凌里醒來
云在河邊落腳。
遠道而來的白鳥
穿過僧侶的手掌。
命里的鹽
在身體里返潮
雨水把風景釀得稀薄
在民國,有人
打開密匣,準備
從玉里出家。有人
縫好皮囊
準備衣錦還鄉

